20250913 记录复盘
从8月15日到9月4日(21天),9月6日到9月8日(3天),在坚持了21天的每日写作后,中间又搁置了。所谓的21天养成习惯被我打破了!可能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,外科手术(尤其是神经外科)的手术时间有时候是比较长的,一天下来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记录了。晚上只要身体挨到了床,再起来写东西就很难。看,看,我自己又在为我的懒惰找借口了!把自己的懒说的冠冕堂皇。
但不管怎么说,自己还是坚持记录了24天,为自己的8月点赞。记录的内容多是对生活或者工作的感悟,今后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挖掘。质量上虽然有待提升,但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,记录的文字质量会有提高的,质变到量变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嘛。字数上基本上都超过了300字,虽然这不能作为作品质量的直接考量,但也说明我在努力地提升自己。静待花开!

20250912 10KM running
今天天气不错,正好有时间,做了1个10km的中长跑。平时锻炼基本上5km,半小时的时间,考虑到报名了武汉光谷半程马拉松,虽然中签结果未知,也可以提前训练一下。天气阴凉,偶尔有点风,很适合跑步训练,虽然中途出了太阳,影响并不大。起初的3公里左右,配速控制在6-7分钟,心率基本在150-160次/分,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。一般来说心率水平150左右,不会感觉很吃力,剩下的就是坚持了。过了5km的时候,想到自己早餐没有进太多水分,担心出汗流失水分,需要找水分补给,很幸运在路边有便利店可以买水补充。买水的过程耽误了一些时间,但整体影响并不大,最终的配速在7分多钟。5-6km间隙补充水分后,7km以后感觉体能恢复不少,抬腿和前进的步伐确实变得有力了。
在我今年3月份跑第一个半马的时候,确实没有实战经验,在那之前没有自己做过中长锻炼,只是跑了一次10km,感觉21km应该可以坚持就上场了。那次半马之后,跟一个跑友聊起来,说补给的问题,21km没有良好的补给很难出成绩的。这次10km的训练,真正体会到补给的重要性,在比赛场上如何补给也需要好好规划一下了。另外一点就是间歇跑的训练,我自己觉得其实也是针对补给和赛道拥挤的策略性训练。补给的时候要适当降速、赛道上人员较多拥挤的时候也需要降速,但赛道相对空旷的时候就是加速前进的时候,要掌控好节奏。
马拉松不是坚持跑就行了,还是有很大学问的。

20250908 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
今天我们团队完成了一台左额叶胶质瘤的手术。应该是低级别的可能性大。关于胶质瘤的切除范围,尤其是低级别胶质瘤,术中判断肿瘤的相对边界有时候是比较困难的。借助神经导航、B超、术中黄荧光等手段可以帮助判断切除是否完全或充分。很多时候还是看手术者的经验,以及影像与解剖的定位。术后患者恢复不错。最后看病理级别吧。

20250907 小论宣传
本来题目“论宣传”,思来想去还是加个“小”吧。前者题目太大,我只能加小才能驾驭住。
今天下午上门诊,一位咨询了很多大教授的患者来找我咨询,并且上午是刚看了同专业教授的号的。我耐心的给他解释,最后患者说了一句,为什么会再找我看,是因为看到了我的抖音,评价很好。着实让我欣慰,抖音我都快大半年没有更新了,能得到患者的认可,尤其是陌生患者的认可感到莫大的欣慰!
努力做好自己!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!

三毛‌在《雨季不再来》中写道:“你若盛开,清风自来。心若浮沉,浅笑安然。” ‌
等清风。花开芳香,蝴蝶自来。

20240906 年龄调侃,职业教育VS精英教育
今天再回财大校园跑步5公里,时隔太久再回财大校园了,熟悉的味道和感觉。虽然不是我的母校,因为离得近,经常来运动便熟络起来。现在是开学季,全国各地的学生到校园报到,很感兴趣针对新生的校园卡。中国移动公司的校园套餐,39元含100G流量和200分钟通话,确实实惠,但仔细再问,只能30岁以下的能办理。办理人员特地问我,“你有30岁吗?”,顿时我无言以对……
突然感觉从医者没有太大的区别,上了985-211大学的医生跟上了专科毕业的医生一样,同样的跟病人看病做手术。忽然联想到现在的初中毕业后的分流,一半继续上高中,另一半没得选只能进职业学校,提前学技术,殊途同归,只是现今这个分流的时间提前了而已。真正的区别可能在于科研,尤其是基础科研的差别,也是名牌高校、普通高校、其他高校和无科研研究的学校的区别,也就是科研教学职称与医疗职称的区别。想起上周写的,基础科研对临床医生就像课外书。
先做好临床本职,再多读课外书吧。